欢迎访问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官网
实习实训 / 实习实训 / 技能竞赛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体)局,各有关职业院校:

根据《关于举办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19〕374号)要求,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定于6月22日-24日举行。为顺利有序办好比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赛项设置

1.中职组(3个):模特表演(平面模特展示、服装模特表演)、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声乐表演)、手工制茶(扁形绿茶或卷曲形绿茶)。

2.高职组(1个):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钢琴演奏)。

二、参赛对象

中职组选手必须为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全日制在籍学生或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中职部、五年制大专中职学段学生;高职组选手必须为高等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020年高职高专全日制在籍学生或本科院校举办的专科班和普通高校五年制大专已转段注册高职专科学籍的学生;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参赛选手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确定。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比赛。

三、选手选拔方式

中职组参赛选手(含参加中职组赛项的高校中职学段学生,以及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选手,以下简称中职选手)由市州教育(体)局组织选拔确定,高职组参赛选手(含参加高职组赛项的专科学校、技师学院选手,以下简称高职选手)由学校组织选拔确定。

四、报名方式

中职组选手以市州为单位、高职组选手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各赛项参赛人数和指导教师人数限额见附件1。

五、报名办法

请各竞赛代表团登录“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系统”(http://zyjnds.hnedu.cn:8888/)报名。系统分高职院校(含高专、技师学院)级、市州级、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级等三级用户,登录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相应市州代码和职业院校学校代码,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10827、长沙市为430001、长沙财经学校为010502,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为012125、常德技师学院为070203。

中职组先由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登录填写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采集选手照片,向所在市州教育(体)局上传,市州教育(体)局登录系统后,进行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汇总,向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秘书处上传报名信息;高职组由各院校登录系统,填写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采集选手照片,直接向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秘书处上传报名信息。

六、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6月4-8日,6月8日24:00将准时关闭报名系统。请各单位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系统报名,逾期不予受理。

七、有关工作要求

1.各赛点学校在相应赛项执委会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有关要求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根据竞赛规程准备竞赛场地和添置相关设施设备,精心制定赛点工作方案,明确职能职责,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竞赛组织的关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赛事准备工作;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全力做好竞赛期间食宿、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竞赛安全有序开展。

2.各参赛院校要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加强对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的教育和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严格遵守竞赛规程和赛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所有赴赛点人员(包括领队、指导教师、参赛选手、专家、裁判及其他工作人员等)均须填写《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参赛人员新冠肺炎疫情筛查表》(另发),并按要求在参赛报到时交给赛点工作人员。

八、联系方式

报名工作联系人:李阳,0731-84402940、15116386898;

系统技术支持联系人:贵颖祺,联系电话:15096388896。

 

附件:1.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赛项名称、竞赛形式、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限报人数表

2.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文化艺术类模特

表演赛项竞赛规程

3.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文化艺术类艺术

专业技能赛项竞赛规程

4.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农林牧渔类手工

制茶赛项竞赛规程

5.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文化艺术类艺术

专业技能赛项竞赛规程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组委会

2020年6月4日

 

附件1

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第二阶段比赛赛项名称、竞赛形式、

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限报人数表

 

一、中职组(3个)

序号 专业

类别

赛项

名称

分赛项 竞赛

形式

市州代表团限报名额 备注
选手 指导教师
1 文化艺术类 模特

表演

平面模特展示 个人赛 8人 8人 同一学校选手不超过2人
服装模特表演 个人赛 8人 8人 同一学校选手不超过2人
2 艺术专业技能 中国舞表演 个人赛 8人 8人 同一学校选手不超过2人
声乐表演 个人赛 8人 8人 同一学校选手不超过2人
3 农林牧渔类 手工制茶(扁形绿茶或卷曲形绿茶) 个人赛 8人 8人 同一学校选手不超过4人

 

二、高职组(1个)

序号 专业

类别

赛项名称 分赛项 竞赛

形式

高职高专

代表限报名额

备注
选手 指导教师
1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专业技能 中国舞表演 个人赛 3人 3人  
钢琴演奏 个人赛 3人 3人  

 

附件2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中职组文化艺术类模特表演赛项竞赛规程

 

分赛项一:平面模特展示

一、竞赛内容

本赛项紧密结合模特行业发展趋势,对应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体现行业产品展示与广告模特的岗位对应,包含个性泳装展示、生活装产品展示和镜前造型展示三项竞赛内容。

竞赛

内容

分值

权重

具体内容
个性泳装展示 30%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泳装在T台上进行现场展示。(选手可自备道具辅助展示效果)

参赛选手需根据所选泳装特点,充分展示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舒展程度;展示过程中动、静态造型得当;能够灵活、自然的运用展示技巧充分展现选手的表现力,神态健康自然,道具运用合理,有效提升展示效果。

生活装产品展示 40%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生活装,手持一种产品在T台上进行现场展示。(产品由大赛主办方统一提供)

参赛选手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对所选产品进行多维度展示;选手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自然,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服装风格与产品道具相互呼应,展示方法自然贴切,能够有效地突显产品的性能特点;具有丰富的舞台表现力。

镜前造型展示 30% 参赛选手穿着黑色紧身吊带上衣及黑色合体长裤,在大赛现场设置的拍摄区域内,根据组委会提供的舞台道具,通过肢体造型、手势动作、神态表情等完成30秒钟拍摄造型展示。

要求造型清晰,动作协调、表情生动、具有时尚美感,能够充分体现选手的镜头前表现能力。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限女性学生参赛。

三、竞赛时量

180分钟。

四、竞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则以形体测量得分高者列前。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内容 评分

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备注
形体

测量

(100分)

身高、

体重

身高、体重需在标准之内。 40分  
三围、

肩宽

三围尺寸指的是胸围腰围臀围、肩宽,需在标准之内。 30分  
比例 第一个是头与全身的比例。应为头比正常比例再小一点为佳。第二个是—上身下身长度的比例。下身长于上身者为佳。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泳装

表演

1.着装整体形态健康、自然,能够凸现个人体型优势。

2.形象健康,神态自然。

3.肢体线条舒展、优美,动作协调。

4.动态、定点造型要领表现准确,有镜头意识。

5.能够根据音乐控制节奏。

6.理解泳装款式及风格特点,展示形式恰当,具有健康有活力的镜前表现力。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生活装

产品展示

1.面部表情和神态符合服装及产品特点。

2.着装整体形态优美、自然。

3.肢体线条自然、优美,有造型感。

4.能够理解生活装款式,步态、转身、定点造型表现准确,有镜头意识。

5.能够理解音乐,控制节奏。

6.能够充分展示产品的功能和特性,动作造型设计合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40分  
镜前造型展示 1.头像拍摄面部角度能够充分彰显个人形象特点,表情神态生动,具有感染力。

2.半身像拍摄头部与身体角度配合协调,肢体造型线条顺畅,手臂造型运用合理,具有时尚感。

3.全身像造型肢体线条突出,肢体造型协调、舒展,视线方向与肢体造型配合得当,造型富有视觉冲击力。

4.造型富有创造力,个人气质、个性充分彰显。

5.镜头感强。

30分  

(二)评分细则

内容 评分

项目

得分规定 分值
形体

测量

(100分)

身高、体重 身高168cm–170cm;

身高168cm–170cm,体重47公斤以下

根据各身高体重比例值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20分、10分、0分。

1.完全符合标准31-40分

2.基本符合标准21-30分

3.个别符合标准11-20分

4.个别不符合标准(酌情)1-10分

5.完全不符合标准 0分

40分
身高170cm–175cm;

身高170cm–175cm,体重55公斤以下

身高175cm–以上;

身高175cm–以上,体重60公斤以下

形体

测量

(100分)

三围

肩宽

与胸

、腰

、臀

的比

168cm–170cm型/胸82cm、腰62cm、臀86cm 根据各三围肩宽比例值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30分、25分、10分、5分、0分。

1.完全符合胸-腰-臀比例,肩宽36-45cm:30分

2.大于或小于3cm以内,肩宽36-45cm:21-25分

3.大于或小于4-5cm,肩宽36-45cm:11-20分

4.大于或小于6-7cm,肩宽35-45cm:6-10分

5.大于或小于8cm,肩宽35-45cm:1-5分

6.大于或小于9cm以上,肩宽小于34cm:0分

30分
171cm–175 cm型/胸85cm、腰65cm、臀88cm
176cm以上型/胸86cm、腰67cm、臀90cm
比例 身长比例数据 根据各型号比例值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30分、25分、10分、5分、0分。

1.腿长于上身大于19cm:30分

2.腿长于上身16cm-19cm:20-29分

3.腿长于上身12cm-15cm:11-19分

4.腿长于上身8cm-11cm:1-10分

5.腿长于上身小于8cm :0分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泳装表演 能够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强。 30-27.1 30分
基本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 27-25.1
基本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25-20.1
有三项以上泳装展示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20-0
舞台

表现

(100分)

生活

装产

品展

能够达到生活产品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丰富。 40-35.1 40
基本达到生活产品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 35-30.1
基本达到生活产品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30-25.1
有三项以上生活产品展示的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25-0
镜前

造型

展示

能够达到镜前造型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丰富。 30-25.1 30
基本能够达到镜前造型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 25-20.1
基本能够达到镜前造型展示的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20-15.1
有三项以上镜前造型展示的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15-0

(三)其他

1.竞赛评审组由5-7名评委组成。

2.竞赛评分采取分项目计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单项满分100分制,最高不超过100分,最低不低于60分(含60分)。

3.竞赛设计的每项任务均采用不同比例和权重设定分值分别计分,竞赛总分200分,其中,形体测量100分、舞台表现100分。

4.在竞赛过程中,如出现选手干扰评审等不文明参赛行为,裁判长有权予以扣减该项目成绩,情节严重者将取消继续参赛的资格。

5.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竞赛场地全部配置专业设备设施,包括竞赛工作区(竞赛表演区、选手化妆造型区、更衣区、候场区)和其他区域(裁判区、抽签区)。

(一)竞赛工作区

1.竞赛表演区:在指定竞赛表演区域,选手按照参赛序号及分组,根据竞赛内容及编导编排要求完成现场展示。

2.选手化妆造型区:在指定区域,为每个代表队提供化妆桌椅和化妆镜供化妆造型师为选手化妆使用。

3.更衣区:在指定区域,为每个代表队提供座椅,供选手换装使用。

4.候场区:指定区域,供参赛选手候场。

(二)其他区域

1.裁判区:在竞赛表演区域设置裁判工作区,提供适宜的观赛角度及配套桌椅等供裁判使用。

2.加密区:在指定区域,设置桌椅、抽签箱,供选手进行加密。

(三)竞赛舞台区

平台 竞赛区域环境设备及软件 规 格 及 说 明 备注
赛项提供的公共平台 场地 场地面积:200平方米

空间充分通风、不透光、专业照明

充足

 
电源 配备双线路供电系统和漏电保护

装置

 
赛项提供的竞赛

设备

竞赛舞台 主舞台木质结构:横台3×8米;伸展台7.2×2.4米;背板铁架宝格丽布结构:主背板8×5米;侧背板

2×5米

 
竞赛灯光 LED帕灯  
竞赛音响 雅声 KMS1000  

(四)化妆、更衣区

平台 竞赛区域环境设备及软件 规 格 及 说 明 备注
赛项提供的

公共平台

场地 场地面积:120平方米

空间充分通风、照明充足

 
电源 配备双线路供电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  
赛项提供的

竞赛设备

化妆台 台面材质大理石,化妆台120个  
化妆镜 化妆镜120面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自带工具清单

参赛选手自备泳装、生活装、黑色紧身吊带上衣及黑色合体长裤。选手服装不能体现选手、学校信息,要求各选手自行化妆。

(二)主要技术规程及要求

1.形体测量须自备“比基尼”泳装,如图①。

2.舞台表现内容包括:泳装表演、生活装产品展示、镜前造型展示。

3.参赛选手自备泳装、生活装、黑色紧身吊带上衣及黑色合体长裤。模特选手须自备高跟鞋,跟高为8至14公分。镜前造型展示的舞台道具如图②。

 

 

 

 

图①                          图②

4.竞赛用的全部音乐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5.各代表队可安排一名化妆与发型师,负责本代表队选手的化妆与发型设计和选手的更衣与保管等事宜,其化妆与发型用品自备。

6.竞赛现场采取开放方式,领队、指导老师及选手凭有效证件可以现场观看竞赛进程,各学校老师以及选手必须服从赛点安排,否则,取消本队选手的竞赛成绩。

(三)选手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学生证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领取参赛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2.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对评分、评奖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参赛队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公示后2小时内,向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4.所有选手在赛后必须参加闭幕式,如有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参加,应向领队说明情况,由领队向赛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八、样题

时间:180分钟

竞赛内容与要求:

参赛选手需穿着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竞赛规则、了解竞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竞赛共分为三个环节。

1.个性泳装展示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泳装在T台上进行现场展示。(选手可自备道具辅助展示效果)

参赛选手需根据所选泳装特点,充分展示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舒展程度;展示过程中动、静态造型得当;能够灵活、准确地使用展示技巧展现选手的表现力,神态健康自然,道具运用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展示效果。

2.生活装产品展示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生活装,手持一种产品在T台上进行现场展示。(产品由大赛主办方统一提供)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对所选产品进行展示;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演绎服装风格及特点自然准确;产品道具展示方法得当,能够有效地突显产品的性能特点;具有丰富的舞台表现力。

3.镜前造型展示

参赛选手穿着黑色紧身吊带上衣及黑色合体长裤,在大赛现场设置的拍摄区域内,根据组委会提供的舞台道具,通过肢体造型、手势动作、神态表情等完成30秒钟拍摄造型展示。

要求造型清晰,动作协调、表情生动、具有时尚美感,能够充分体现选手的镜头前表现能力。

分赛项二:服装模特表演

一、竞赛内容

本赛项紧密结合模特行业发展趋势,对应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体现行业服装展示与表演模特的岗位对应,包含形体测量、舞台表演(泳装表演、时尚生活装表演、晚礼服表演)三项竞赛内容。

竞赛

内容

分值

权重

具体内容
泳装

表演

30%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比基尼泳装,着高跟鞋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根据所穿泳装的风格,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充分展示个人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舒展度和自身的表现力。

时尚

生活装表演

35%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时尚生活装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进行表演;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服装风格及特点演绎自然准确;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晚礼服表演 35%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的晚礼服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技巧表现晚礼服的整体形态及款式特点;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优美,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韵律控制准确,配合得当;能准确把握晚礼服的穿着气质,充分表现晚礼服的高贵与优雅,具有一定创造力。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限女性学生参赛。

三、竞赛时量

120分钟。

四、竞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则以形体测量得分高者列前。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备注
形体

测量

(100分)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需在标准之内。 40分  
三围、肩宽 三围尺寸指的是胸围腰围臀围、肩宽需在标准之内。 30分  
比例 第一个是头与全身的比例。应为头比正常比例再小一点为佳。第二个是—上身下身长度的比例。下身长于上身者为佳。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泳装表演 1.着装整体形态健康、自然。

2.肢体线条舒展、优美。

3.步态、转身、定点造型要领表现准确,动作协调。

4.能够理解音乐,控制节奏。

5.能够理解泳装款式,神态表情自然,具有健康有活力的舞台表现力。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时尚生活装表演 1.着装整体形态优美、自然,时尚感强。

2.肢体线条自然、优美,有造型感。

3.步态、转身、定点造型要领表现准确,符合服装特点。

4.能够理解音乐,控制节奏。

5.能够理解生活装款式,神态表情自然,具有轻松自然的舞台表现力。

35分  
晚礼服表演 1.着装整体形态高雅、端庄、优美。

2.肢体线条柔美、挺拔,造型感强。

3.步态稳定连贯,转身、定点造型表现充分,符合服装风格、特点。

4.能够理解音乐,控制节奏,表现音乐美感。

5.能够理解晚礼服款式特点,神态高贵,气质典雅大方、雍容华贵具有舞台表现力。

35分  

(二)评分细则

内容 评分

项目

评 分 点 得分规定 分值
形体

测量

(100分)

身高、体重 身高168cm–170cm;

身高168cm–170cm,体重47公斤以下

根据各身高体重比例值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20分、10分、0分。

1.完全符合标准31-40分

2.基本符合标准21-30分

3.个别符合标准11-20分

4.个别不符合标准(酌情)1-10分

5.完全不符合标准 0分

40分
身高170cm–175cm;

身高170cm–175cm,体重55公斤以下

身高175cm–以上;

身高175cm–以上,体重60公斤以下

形体

测量

(100分)

三围

肩宽

与胸

、腰

、臀

的比

168cm –170cm型/ 胸82cm、腰62cm、臀86cm 根据各三围肩宽比例值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30分、25分、10分、5分、0分。

1.完全符合胸-腰-臀比例,肩宽36-45cm:30分

2.大于或小于3cm以内,肩宽36-45cm:21-25分

3.大于或小于4-5cm,肩宽36-45cm:11-20分

4.大于或小于6-7cm,肩宽35-45cm:6-10分

5.大于或小于8cm,肩宽35-45cm:1-5分

6.大于或小于9cm以上,肩宽小于34cm:0分

30分
171cm–175 cm型/ 胸85cm、腰65cm、臀88cm
176cm以上型/ 胸86cm、腰67cm、臀90cm
比例 身长比例数据 根据各型号比例值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差五个档次,分值分别为30分、25分、10分、5分、0分。

1.腿长于上身大于19cm:30分

2.腿长于上身16cm-19cm:20-29分

3.腿长于上身12cm-15cm:11-19分

4.腿长于上身8cm-11cm:1-10分

5.腿长于上身小于8cm:0分

30分
舞台

表现(

100分)

泳装表演 能够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强。 30-27.1 30分
基本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 27-25.1
基本达到泳装展示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25-20.1
有三项以上泳装展示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20-0
时尚生活装表演 能够达到生活装表演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丰富。 35-30.1 35
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装表演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 30-25.1
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装表演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25-20.1
有三项以上生活装表演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20-0
晚礼服表演 能够达到礼服表演各项技术要求,表现力丰富,具有一定的舞台风范。 35-30.1 35
基本能够达到礼服表演各项技术要求,有单项技能表现欠佳,台风稳健。 30-25.1
基本能够达到礼服表演各项技术要求,有两项技能表现欠佳,表现力一般。 25-20.1
有三项以上礼服表演技术不能达到要求,表现力差。 20-0

(三)其他

1.竞赛评审组由5-7名评委组成。

2.竞赛评分采取分项目计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单项满分100分制,最高不超过100分,最低不低于60分(含60分)。

3.竞赛设计的每项任务均采用不同比例和权重设定分值分别计分,竞赛总分200分,其中,形体测量100分、舞台表现100分。

4.在竞赛过程中,如出现选手干扰评审等不文明参赛行为,裁判长有权予以扣减该项目成绩,情节严重者将取消继续参赛的资格。

5.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竞赛场地全部配置专业设备设施,包括竞赛工作区(竞赛表演区、选手化妆造型区、更衣区、候场区)和其他区域(裁判区、抽签区)。

(一)竞赛工作区

1.竞赛表演区:在指定竞赛表演区域,选手按照参赛序号及分组,根据竞赛内容及编导编排要求完成现场展示。

2.选手化妆造型区:在指定区域,为每个代表队提供化妆桌椅和化妆镜供化妆造型师为选手化妆使用。

3.更衣区:在指定区域,为每个代表队提供座椅,供选手换装使用。

4.候场区:指定区域,供参赛选手候场。

(二)其他区域

1.裁判区:在竞赛表演区域设置裁判工作区,提供适宜的观赛角度及配套桌椅等供裁判使用。

2.抽签区:在指定区域,设置桌椅、抽签箱,供选手进行抽号。

(三)竞赛舞台区

平台 竞赛区域环境设备及软件 规 格 及 说 明 备注
赛项提供的公共平台 场地 场地面积:200平方米

空间充分通风、不透光、专业照明充足

 
电源 配备双线路供电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  
赛项提供的竞赛设备 竞赛舞台 主舞台木质结构:横台3×8米;伸展台7.2×2.4米;背板铁架宝格丽布结构:主背板8×5米;侧背板2×5米  
竞赛灯光 LED帕灯  
竞赛音响 雅声 KMS1000  

(四)化妆、更衣区

平台 竞赛区域环境设备及软件 规 格 及 说 明 备注
赛项提供的公共平台 场地 场地面积:120平方米

空间充分通风、照明充足

 
电源 配备双线路供电系统和漏电保护

装置

 
赛项提供的竞赛设备 化妆台 台面材质大理石,化妆台120个  
化妆镜 化妆镜120面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自带工具清单

项目一参赛选手自备比基尼泳装、生活装、晚礼服以及高跟鞋。

选手服装不能体现选手、学校信息,要求各选手自行化妆。

(二)主要技术规程及要求

1.形体测量须自备“比基尼”泳装,如图①。

2.舞台表现内容包括:泳装表演、时尚生活装表演、晚礼服表演。

3.项目一选手须自备泳装(泳装要求“比基尼”,如图①)、生活装、礼服各一套,颜色自定。模特选手须自备高跟鞋,跟高为8至14公分。

图①

4.竞赛用的全部音乐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5.各代表队可安排一名化妆与发型师,负责本代表队选手的化妆与发型设计和选手的更衣与保管等事宜,其化妆与发型用品自备。

6.竞赛现场采取开放方式,领队、指导老师及选手凭有效证件可以现场观看竞赛进程,各学校老师以及选手必须服从赛点安排,否则,取消本队选手的竞赛成绩。

(三)选手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学生证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领取参赛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2.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对评分、评奖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参赛队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公示后2小时内,向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4.所有选手在赛后必须参加闭幕式,如有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参加,应向领队说明情况,由领队向赛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八、样题

时间:120分钟

竞赛内容与要求:

参赛选手需穿着比基尼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按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竞赛规则、了解竞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竞赛共分为三个环节。

1.泳装表演

参赛选手穿着比基尼泳装,着高跟鞋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根据所穿泳装的风格,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充分展示个人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舒展度和自身的表现力。

2.时尚生活装表演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时尚生活装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进行表演;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服装风格及特点演绎自然准确;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3.晚礼服表演

参赛选手穿着自选的晚礼服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技巧表现晚礼服的整体形态及款式特点;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韵律控制准确,配合得当;能准确把握晚礼服穿着者的神态气质,能充分表现晚礼服的服饰特征,具有创造力。

 

附件3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中职组文化艺术类艺术专业技能赛项竞赛规程

 

分赛项一:中国舞表演

一、竞赛内容

中国舞表演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中国古典舞。竞赛内容包括剧目片段表演、技术技巧展示、专业拓展能力、知识素质考察四个部分。竞赛分两轮进行。

(一)第一轮竞赛:剧目片段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全体选手参加)

1.剧目片段表演

自选中国舞剧目片段一个,现场,以个人形式单独表演。重点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

剧目片段必须为公演过的中国舞成品剧目,推荐从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优秀剧目中选择。

2.技术技巧展示

按组进行规定的技术技巧训练课的形式进行展示,每组6位选手,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规定的技术技巧视频:

女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pad_show/id_XMjY1OTQyMTY2MA==.html?from=y1.7-2&spm=a2hzp.8253869.0.0  

男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pad_show/id_XMjY1OTQxODE4MA==.html 

以上链接密码:jnds2017

(二)第二轮竞赛:专业拓展能力与知识素质考察

第一轮竞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竞赛。当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片段表演、技术技巧展示单项分值高低排序确定。

1.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考察

分小组进行,每组6位选手。由小组代表抽签决定每组模仿的动作和播放的音乐。每组动作和音乐不相同。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

(1)动作模仿:示范教师根据抽签现场示范一组舞蹈动作。教师示范2遍后,选手当场完整模仿该组动作1遍。教师示范过程中选手可以跟随模仿。

(2)即兴表演:根据抽签现场播放一段时间约30秒的音乐。音乐共播放3遍。播放第2遍时,选手可以跟随音乐试做动作;播放第3遍时,选手须以之前学习模仿动作为原型,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2.知识素质考察(题库在竞赛前半个月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

选手现场抽取2道题目,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回答问题。题目内容为舞蹈基础知识等,题面或为图片、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素养。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流程如下。

1.参赛选手在第一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竞赛序号,更换演出服。

2.第一轮竞赛剧目片段表演项目开始,工作人员按顺序引导选手进入赛场进行竞赛;全部选手的剧目表演项目结束后,按赛方要求跟换统一训练服,开始第一轮技术技巧展示项目,以6名选手为一组,工作人员按顺序将一组选手引入赛场进行竞赛。

3.完成第一轮竞赛任务的参赛选手进入休息室休息或进入赛场观摩区观摩。

4.参赛选手在第二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竞赛序号,按赛方要求跟换统一训练服。

5.第二轮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以6位选手为一组。由小组代表抽签决定每组模仿的动作和播放的音乐,教师示范后,一组选手开始动作模仿和即兴表演。完成专业拓展能力考察后,选手依次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答题教室,进行知识素质考察。

三、竞赛时量

1.剧目表演时间不低于2分30秒,不超过3分钟。

2.技术技巧展示(全套规定动作),时间为20分钟。

3.专业能力拓展中动作模仿时间在30秒以内,即兴表演时间约30秒。

4.知识素质考察时间在2分钟内。

四、竞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片段表演、技术技巧展示、专业能力拓展和知识素质考察的单项分值高低排序。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1.剧目片段表演重点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技术技巧展示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舞蹈剧目片段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依据选手的专业素质、技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作品的难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2.专业拓展能力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知识素质考察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考察,依据选手动作模仿的质量,即兴表演与音乐的吻合度、动作编排、创意及表演水平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3.知识素质考察,依据选手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深度,以及选手的知识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4.评分采用百分制。每项竞赛满分均为100分(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每项竞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比例分配如下:剧目表演分值权重为40%,技术技巧展示分值权重为45%,专业拓展能力考察分值权重为10%,知识素质考察分值权重占5%。

5.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二)评分细则

第一轮: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100分)

形象气质 精神面貌好,台风端正,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 30
技术技巧 表演过程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 35
综合表现

能力

对作品风格把握准确,舞台表现力强。 35

(100分)

形象条件 精神面貌好,气质佳,中国舞的艺术表现力强。 20
身法及连接 重点考察选手动律动势的连贯性,在“8”字圆动律中拧倾舞姿起、行、止的准确性。 20
控制能力 把握抒情类动作典雅、柔美的特性,体现动作的幅度以及向空间延伸的控制能力,强调舞姿转换的连贯与稳定。 20
转、翻类 把握旋转的质量,考察起转的发力、舞姿的准确性以及转落舞姿的完整性,注重旋转速度与数量。

翻类主要考察完成短句时重心、舞姿、速度等方面的控制能力。

20
跳类 强调起跳、空中舞姿、落地舞姿的规范,考察腾空的高度、速度、幅度以及连接的顺势和借力。 20

第二轮:专业拓展能力考察与知识素质考察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专业拓展

能力考察

(100分)

动作模仿 表演过程中动作准确、流畅协调、完整性。 40
即兴表演 舞蹈的编排、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有节奏感。 60
知识素

质考察

(100分)

语言表达

能力

阐述吐词清晰,专业术语表述准确到位。 50
理论素养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 50

(三)亮分办法

第一场竞赛的前3位选手及第二场竞赛的前2组选手竞赛完毕以后,评委集中商议后再统一亮分。其余参赛选手竞赛完毕后,评委当场判分并亮分,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并通报前一位选手的成绩。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一)竞赛环境

赛点单位具有标准舞台的剧场1个,竞赛舞台的台口宽14米、高8米,台深16米,台面距栅栏天顶21米,舞台使用地胶和黑丝绒天幕,以及横直栏,不用布景,不用烟机、雪花机和干冰;舞蹈排练场20个,配备地板地胶、玻璃镜面墙、把杆、钢琴及音响设备,供选手赛前排练使用。

(二)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赛点单位灯光系统采用数字灯光控制台;配备舞台常规灯,可变色,有定点光和追光;音响系统采用专业EAW数字调音台。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参赛工具

1.剧目片段表演的伴奏音乐一律用伴奏音乐,须自行制作成音乐文件(统一为MP3格式),在2020年6月17日前上传至邮箱384377689@qq.com。

2.剧目片段表演可根据剧目要求穿着服装(自备),选手服装道具不得有选手身份和代表队的标识。技术技巧展示、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知识素质考察一律穿统一标准舞蹈练功服(自备);选手自行化妆。

(二)选手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竞赛执委会的指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即取消该选手的竞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2.选手不得携带任何书籍、纸质资料、通讯工具盒存储设备(如u盘)进入赛场,一旦发现,视同作弊;知识素质考察不得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现场独立完成。

3.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剧目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4.参赛选手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指挥安排。

5.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学生证(或学籍证明)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换取参赛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6.参赛选手需提前30分钟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三证全)到检录处报到,抽签确定竞赛顺序并在候赛室候场,等待工作人员引导进入赛场,并在指定地点等候竞赛,不得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迟到超过15分钟的选手,视作弃权,不得入场竞赛。

7.所有竞赛项目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或缺项将扣分。选手竞赛结束,即跟随引导员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滞留。

8.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9.参赛队对评分、评奖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公布后2小时内,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八、样题

(一)剧目片段表演(时长230秒至3分钟)

例:《笛中花》《罗敷行》《孔乙己》《锁清秋》《一娄秋》

(二)技术技巧展示

女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pad_show/id_XMjY1OTQyMTY2MA==.html?from=y1.7-2&spm=a2hzp.8253869.0.0

男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

http://v.youku.com/pad_show/id_XMjY1OTQxODE4MA==.html

以上链接密码:jnds2017

(三)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考察

1.动作模仿:示范教师根据抽签现场示范一组舞蹈动作,时间30秒以内。教师示范2遍后,选手当场完整模仿该组动作1遍。教师示范过程中选手可以跟随模仿。

2.即兴表演:根据抽签现场播放一段音乐,时间约30秒。音乐共播放3遍。播放第2遍时,选手可以跟随音乐试做动作;播放第3遍时,选手须以之前学习模仿动作为原型,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四)知识素质考察(题库在赛前半个月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公开)

选手现场抽取2道题目,在2分钟内独立回答问题。题目内容为舞蹈基础知识等,题面或为图片、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

1.下列民间舞蹈中,哪一种属于山东三大秧歌?  A

A海阳秧歌    B花鼓灯    C花灯
2.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为“稳中有浪”和什么?  C

A“流动中的拧倾” B、“刹住不断线” C、“浪中有稳”

3.“花灯”主要流传于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表演形式,以下说法哪种更贴切?  B

A说唱     B歌舞     C戏剧

 

分赛项二:声乐表演

一、竞赛内容

本竞赛内容包括歌曲演唱、新谱视唱和钢琴演奏、朗诵四项内容,分两轮进行竞赛。

(一)第一轮竞赛:歌曲演唱和新谱视唱(全体选手参加)

1.歌曲演唱

选手自选歌曲两首,现场演唱。重点考查选手的演唱技能、音乐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歌曲曲目要求:

民族唱法:第一首中国民歌,第二首中国艺术歌曲或中国民族歌剧选段。

美声唱法:第一首中外艺术歌曲或创作歌曲,第二首中外歌剧选段,两首作品中至少有一首中国作品。

流行唱法:两首风格不同的流行歌曲。

2.新谱视唱

选手现场抽取视唱题1题,默看作品,听评委给出标准音和视唱曲第一个音的音高后开始演唱,如果演唱中途停顿,需往下继续演唱,不可重新演唱。重点考查选手的音乐素质和视唱能力。

第一轮竞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选手成绩相同时,按照歌曲演唱分值高低排序)进入第二轮竞赛。选手重新抽签决定第二轮参赛顺序,在指定场所候场准备。

(二)第二轮竞赛:钢琴演奏和朗诵

1.钢琴演奏。选手自备钢琴曲目一首。

2.朗诵。选手自备朗诵作品,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健康,题材不限。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

三、竞赛时量

1.第一轮竞赛总时长12分钟以内,其中歌曲演唱(两首)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新谱视唱准备时间为1分钟,视唱题演唱时间在1分钟以内。

2.第二轮竞赛总时长8分钟以内,其中钢琴演奏5分钟以内、朗诵作品3分钟以内。

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比例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根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歌曲演唱、钢琴演奏、朗诵成绩单项分值高低排序。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1.评分采用百分制。每项竞赛满分均为100分。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每项竞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比例分配如下:歌曲演唱占70%,新谱视唱占15%,钢琴演奏占10%,朗诵占5%。

2.第一轮竞赛由歌曲演唱和新谱视唱成绩按上述比例折算得分,从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竞赛。

3.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二)评分细则

第一轮:歌曲演唱和新谱视唱(85%)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歌曲

演唱

(100分)

演唱技能(70分) 嗓音条件 嗓音条件好;音准节奏准确;发声位置正确;气息饱满流畅;歌唱共鸣正确;咬字吐字清晰准确。 10
音准、节奏 20
歌唱发声 25
咬字吐字 15
音乐表现(20分) 作品风格把握 作品演唱完整;风格把握准确;情感表现到位;声音表现力强。 5
作品情感表达 10
声音的表现能力 5
舞台

实践能力(10分)

演唱与表演的

结合

肢体语言等与作品演唱协调统一,人物塑造表演到位。 5
角色的塑造能力 5
新谱视唱(100分) 音准、节奏 完整的表达乐曲;准确把握调性、音准、节奏;表情术语表达到位。 50
调性稳定 30
表情术语的准确表达 20

第二轮:钢琴演奏和朗诵(15%)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钢琴演奏

(100分)

作品规范性 1.弹奏自然、流畅,节奏均匀,节拍准确,无错音。

2.基本功扎实,手指跑动灵活。

3.作品的熟练、完整,对作品的理解,作品风格把握准确到位。

4.作品有一定难度系数。

30
演奏技巧 30
音乐表现 30
作品难度 10
朗诵

(100分)

思想内容 1.作品审美艺术性强

2.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得体

3.语音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语速适当,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4.表现力强,能运用手势、姿态表情等表达对朗诵内容的理解。

5.精神饱满,表情自然,

10
仪表形象 10
语言表达 30
朗诵技巧 20
朗诵效果 30

(三)亮分办法

第一场竞赛的前3位选手及第二场竞赛的前两组选手竞赛完毕以后,评委集中商议后在统一亮分。其余参赛完毕后,评委当场判分并亮分,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并通报前一位选手的成绩。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1.赛点提供具有返音板、吸音装置的音乐厅1个。

2.配备数字音响系统、无线手持话筒若干和电容话筒若干,常规舞台灯光系统,三角钢琴1架。

3.音乐琴房20间。均配备钢琴、谱架等设备,供选手赛前练习。

七、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考场纪律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做到严肃认真,公平竞争,不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2.歌曲演唱(两首)须按原文原调演唱,一律不用伴唱、伴舞。

3.流行唱法选手可以采用扩音设备;使用伴奏CD的,须自行制作成音乐文件(统一为MP3格式);也可以自弹自唱,使用乐器限钢琴和不插电木吉他。民族、美声唱法的选手一律用钢琴伴奏(自带伴奏人员),不用扩音设备。钢琴由执委会统一提供,其它自备。

4.自备竞赛服装、化妆和道具。

5.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曲目在现场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6.参赛选手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指挥安排。

7.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有效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

8.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参赛选手均须提前30分钟到检录处报到,抽签确定竞赛顺序(第二轮竞赛的选手重新抽签确定竞赛顺序)并在候场室候场,等待工作人员引导进入赛场,候场期间不得离开候场室。

9.所有竞赛项目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将扣分。选手竞赛结束,即跟随引导人员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滞留。

10.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1.对评分、评奖、处罚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参赛队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和处罚决定公布后2小时内,通过赛点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12.所有选手在赛后必须参加闭幕式,如有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参加,应向领队说明情况,由领队向赛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八、样题

(一)歌曲演唱

选手自备歌曲两首,现场演唱,总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歌曲曲目要求:

1.民族唱法:第一首中国民歌(传统民歌、改编民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第二首中国艺术歌曲或中国民族歌剧选段。

2.美声唱法:第一首中外艺术歌曲或创作歌曲,第二首中外歌剧选段,两首作品中至少有一首中国作品。

3.流行唱法:两首风格不同的流行歌曲。

(二)新谱视唱

选手现场抽取视唱题1题,准备时间1分钟,默看作品,听评委给出标准音和视唱曲第一个音的音高后开始演唱,如果演唱中途停顿,需往下继续演唱,不可重新演唱。

1.视唱题长度:8小节;

2.调性调式范围:一升一降调号以内的大小调式、民族调式;

3.节拍节奏范围:

(1)节拍:2/4、3/4、4/4、3/8、6/8;

(2)节奏:以基本节奏型为主,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包括附点、休止、连线节奏、切分节奏等;

4.旋律难易程度: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或含1-2个大跳音程、1-2个经过性或辅助性变化半音;

5.谱式:五线谱。

样题谱例:

(三)钢琴演奏

选手自备钢琴曲目一首,时长不超过5分钟。

(四)朗诵

选手自备朗诵作品,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健康,题材不限,时长不超过3分钟。

 

附件4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中职组农林牧渔类手工制茶赛项竞赛规程

 

一、竞赛内容

选手从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2项中选择其中1项参加竞赛。竞赛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茶叶从茶青到成品茶的加工,以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5项指标进行茶叶感官审评记分,以足干后成品茶重量记分。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

三、竞赛时量

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均为2小时。

四、名次确定办法

原则上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名次。总成绩相同时,以茶叶感官审评得分高者居前;茶叶感官审评得分相同时,按“滋味→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项得分高低,高者居前;单项得分完全相同时,总用时少者居前;总用时仍然相同时,按选手的操作规范程度,优者居前。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总成绩为茶叶感官审评得分和成品茶重量得分2个单项得分之和,满分100分,单项成绩以百分制计分。根据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评分指标及各项权数评出茶叶感官审评得分(占总成绩95%),按足干后成品茶重量记分(占总成绩5%)。

(一)感官审评评分标准

茶叶感官品质各项权数分配表

茶类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手工绿茶 25% 10% 25% 30% 10%

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感官审评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分值 要求和评分标准 扣分点
1 外形

25分

10 色度 浅润、深枯

明暗、纯杂

枯暗、花杂扣分,有一项扣1-5分
10 形态 紧细、粗松

扁圆、曲直

粗松扣2分,形状较差扣1-5分
5 匀度 分净、整碎 均度不够,扣1-2分

细碎过多,扣1-3分

2 汤色

10分

4 明亮 清沏明亮之分 汤色亮度不够扣0.5-2分
4 深浅 汤色深浅之分 汤色深或浅扣0.5-2分
2 清浊 清亮沉淀之分 有漂浮物扣0.1-1分

沉淀物过多扣0.5-1分

3 香气

25分

9 高低 香气高中低 香气低扣1-3分
9 持久 香气持久性 无持续性扣1-3分
7 纯正 是否有异味 少许杂味扣0.5-2分

异味茶扣5分

4 滋味

30分

10 鲜爽度 鲜爽回甜、

平淡无味

滋味无爽度扣1-3分
10 浓度 浓淡、强弱 滋味平淡扣0.5-3分
10 醇度 甘醇、强弱 滋味苦涩扣1-3分
5 叶底

10分

4 色泽 明亮程度 叶底欠亮度扣0.2-1分
4 匀杂 匀齐程度 叶底花或欠匀齐扣0.2-2分
2 整碎 整碎程度 叶底欠完整,扣0.2-2分

(二)成品茶重量得分标准

成品茶是否足干(水分含量在7%以内)由裁判组确定,没有达到足干的成品茶重量得分由裁判组酌情记1-3分。

足干后,成品茶重量在(1-茶青含水量)*茶青重量*1.03(g)和(1-茶青含水量)*茶青重量*1.07(g)之间记5分。以成品茶重量(1-茶青含水量)*茶青重量*1.03(g)为基准重量,成品茶重量在基准重量的0.95至1.00倍之间记4.5分,在基准重量的0.90至0.95倍之间记4分。其他情况记0分。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考核分项 加工原料 设备(用具) 每套数量
扁形绿茶

卷曲形绿茶

一芽一叶或

一芽二叶0.5kg

电炒锅、棕帚、簸萁、

制茶油、电子秤等。

1

注:表中所列为每位选手使用设备清单,电子秤除外。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自带工具清单

参赛选手不准自带制茶工具,所有用具均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二)主要技术规程及要求

1.专业教学要求

(1)具有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正确理解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原理和方法。

(2)具有一类茶叶的加工工艺操作,能够根据所给条件,加工出相应的成品茶。

(3)具有茶叶生产常用设备与机械设备等基础知识,能确认相关茶叶生产岗位设备等否符合生产要求和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

(4)具有一定的分析检验知识,能进行必要的原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分析。

(5)掌握茶叶加工操作基础知识,能按操作规程完成相关茶叶加工。

(6)掌握茶叶生产与加工条件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等专业技术知识;能对茶叶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分析与工艺优化。

(7)具有相关法律与法规知识和具备茶叶行业职业道德。

2.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1)适用行业:农业、茶叶等行业。

(2)引用职业标准:《茶叶加工工》(高级工标准)

(3)引用技术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GB/T 14456.1-2017)。

(三)选手注意事项

1.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比赛开始后不得入场参赛。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若无法提供身份证,需持身份证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效身份证明;若无法提供学生证,需持所在院校出具的有效学生身份证明。

2.比赛期间,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接受评委的监督和警示;选手进入赛场,须着工作服,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赛场,严禁在赛场抽烟;若突遇意外,应停止用电设备操作,冷静处置;比赛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提醒时间,当宣布比赛结束后,选手必须马上停止一切操作,等候撤离比赛工位指令。

3.选手不允许携带任何纸质资料、通讯工具和规定自备以外的存储设备等进入赛场;在开赛信号开始后开始操作。比赛终止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若提前结束比赛,应由本人向评委组长举手示意,听到评委组长宣布比赛结束,马上停止一切操作,按要求撤离比赛工位。

4.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违规等现象,领队可在比赛成绩公布后2小时之内向竞赛组委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5.所有选手在赛后必须参加闭幕式,如有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参加,应向领队说明情况,由领队向赛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附件5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高职组文化艺术类艺术专业技能赛项竞赛规程

 

分赛项一:中国舞表演

一、竞赛内容

中国舞表演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中国古典舞。竞赛内容包括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舞蹈编创与表演、编创答辩四个部分。竞赛赛分两轮进行。

(一)第一轮竞赛: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全体选手参加)

1.剧目表演

自选中国舞剧目一个,现场表演。重点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剧目必须选自公演过的中国舞成品剧目,推荐从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优秀剧目中选择。

2.技术技巧展示

按组进行规定的技术技巧训练课的形式,每组6位选手。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规定的技术技巧视频

女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yMTI5MTc2.html

男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yMTMwMDY4.html

以上链接密码:wdbs2014

(二)第二轮竞赛:舞蹈编创与表演和舞蹈编创答辩

第一轮竞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竞赛。当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分值高低排序。

1.舞蹈编创与表演

选手现场抽取一段音乐(音乐时长2分钟以内,每位选手抽取的音乐不相同),在指定场所和规定时间以内,根据音乐独立编创舞蹈小品一个,而后在舞台表演。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

舞蹈小品可以徒手表演,也可以使用道具,统一由执委会提供扇子、手绢、水袖3种道具供选用。

2.舞蹈编创答辩

舞蹈小品表演结束后,选手现场阐述舞蹈小品主题、创作构思、音乐情感、动作编排、表现手法等;评委可针对选手的舞蹈表演和编创阐释提出1-2个问题,选手随即回答。重点考察选手的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流程如下。

1.参赛选手在第一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竞赛序号,更换演出服。

2.第一轮竞赛剧目片段表演项目开始,工作人员按顺序引导选手进入赛场进行竞赛;全部选手的剧目表演项目结束后,按赛方要求跟换统一训练服,开始第一轮技术技巧展示项目,以6名选手为一组,工作人员按顺序将一组选手引入赛场进行竞赛。

3.完成第一轮竞赛任务的参赛选手进入休息室休息或进入赛场观摩区观摩。

4.参赛选手在第二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竞赛序号,按赛方要求跟换统一训练服。

5.每位选手在工作人员提示下,依次按抽取的序号兑换曲目,然后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各自排练厅进行舞蹈编创准备,准备时间为1个小时,然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回到赛场进行表演和答辩。

三、竞赛时量

1.剧目表演时间5分钟以内。

2.技术技巧展示(全套规定动作),时间为20分钟。

3.舞蹈编创与表演准备时间为1小时,舞台表演时间2分钟以内。

4.编创阐述时间3分钟以内,回答问题时间2分钟以内。

四、竞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舞蹈编创与表演和舞蹈编创答辩的分值高低排序。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及分值

1.舞蹈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依据选手的专业素质、技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作品的难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2.舞蹈编创与表演,依据选手编创的舞蹈与音乐的吻合度,创作构思、立意和手法,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选手对作品的表演水平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3.舞蹈编创答辩,依据选手阐述编创构思、回答问题和联系实践的准确度与深度,选手的理论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4.评分采用百分制。每项竞赛满分均为100分(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每项竞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比例分配如下:剧目表演分值权重为45%,技术技巧展示分值权重为35%,舞蹈编创与表演分值权重占15%,编创答辩分值权重占5%。

5.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二)评分细则

第一轮: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剧目

表演

(100分)

形象气质 精神面貌好,台风端正,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 20
技术技巧 表演过程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 35
综合表现

能力

对作品风格把握准确,舞台表现力强。 45
大课

内容

(100分)

形象条件 精神面貌好,气质佳,中国舞的艺术表现力强。 25
控制能力 强调舞姿的伸展与幅度,舞姿形成的身法配合与运用。 25
转、翻类 旋转及舞姿的完整,身法连接的顺势,体现旋转的动势美感。 25
跳类 强调起跳、空中舞姿、落地的规范,以及舞姿形成的快速爆发能力。 25

第二轮:舞蹈编创与表演和编创答辩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舞蹈

编创

与表演

(100分)

作品完整性 舞蹈整体编排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 20
编创能力 舞蹈的编排、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 30
表演能力 表演过程中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 30
音乐理解

能力

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吻合,有节奏感。 20
编创

答辩

(100分)

语言表达

能力

阐述吐词清晰,专业术语表述准确到位。 60
理论素养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 40

(三)亮分办法

第一场竞赛的前3位选手及第二场竞赛的前2组选手竞赛完毕以后,评委集中商议后再统一亮分。其余参赛选手竞赛完毕后,评委当场判分并亮分,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并通报前一位选手的成绩。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一)参赛环境

具有标准舞台的剧场1个,竞赛舞台的台口宽14米、高8米,台深16米,台面距栅栏天顶21米,舞台使用地胶和黑丝绒天幕,以及横直栏,不用布景,不用烟机、雪花机和干冰;舞蹈排练场10个,配备地板地胶、玻璃镜面墙、把杆、钢琴及音响设备,供选手赛前排练使用。

(二)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灯光系统采用数字灯光控制台;配备舞台常规灯,可变色,有定点光和追光;

音响系统采用专业EAW数字调音台。

(三)道具

舞蹈编创有扇子、手绢、水袖三种道具供选用,统一由赛点提供。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参赛工具

1.剧目表演的伴奏音乐一律用伴奏音乐,须自行制作成音乐文件(统一为MP3格式),在2020年6月17日前上传至邮箱384377689@qq.com。

2.剧目表演可根据剧目要求穿着服装(自备),选手服装道具不得有选手身份和代表队的标识;技术技巧展示、表演编创舞蹈小品项目一律穿统一标准的舞蹈练功服(自备);选手自行化妆。

(二)选手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竞赛执委会的指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即取消该选手的竞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2.选手不得携带任何书籍、纸质资料、通讯工具盒存储设备(如u盘)进入赛场,一旦发现,视同作弊;舞蹈编创与表演、舞蹈编创答辩自始至终须独立完成,不得借助任何参考资料。。

3.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剧目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4.参赛选手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指挥安排。

5.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学生证(或学籍证明)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换取参赛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6.参赛选手需提前30分钟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三证全)到检录处报到,抽签确定竞赛顺序并在候赛室候场,等待工作人员引导进入赛场,并在指定地点等候竞赛,不得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迟到超过15分钟的选手,视作弃权,不得入场竞赛。

7.所有竞赛项目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或缺项将扣分。选手竞赛结束,即跟随引导员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滞留。

8.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9.参赛队对评分、评奖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公布后2小时内,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八、样题

(一)剧目片段表演: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

例:《春行》《爱莲说》《点绛唇》《空谷幽兰》《花儿》

(二)技术技巧展示:

女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yMTI5MTc2.html

男班古典舞基训

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yMTMwMDY4.html

密码:wdbs2014

(三)舞蹈编创与表演:

选手现场抽取一段音乐(时长2分钟以内,每位选手抽取的音乐不相同),在指定场所和规定时间(1小时)以内,根据音乐独立编创舞蹈小品一个,而后在舞台表演。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

舞蹈小品可以徒手表演,也可以使用道具,统一由执委会提供扇子、手绢、水袖3种道具供选用。

(四)舞蹈编创答辩:

舞蹈小品表演结束后,选手现场阐述舞蹈小品主题、创作构思、音乐情感、动作编排、表现手法等,时间3分钟以内;评委可针对选手的舞蹈表演和编创阐释提出1-2个问题,选手随即回答,时间2分钟以内。重点考察选手的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分赛项二:钢琴演奏

一、竞赛内容

参赛表演形式为独奏,竞赛内容包括乐曲演奏、听音测试、伴奏编配与排演、伴奏编配答辩四个部分。竞赛分两轮进行。

(一)第一轮竞赛:乐曲演奏和听音测试

全体选手参加本轮乐曲演奏和听音测试

1.乐曲演奏

选手自选乐曲两首,现场演奏。重点考察选手的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乐曲曲目要求:结合教学曲目,现场演奏一首练习曲,一首中外乐曲。

2.听音测试

选手现场抽取听音题1题,由老师现场钢琴弹奏试题,选手在另一台钢琴上按要求模弹。重点考察选手对节奏、音程、和弦及旋律的感知、听辨和记忆能力。

完成第一轮竞赛任务的参赛选手进入休息室休息或进入赛场观摩区观摩。

(二)第二轮竞赛:专业拓展能力考察

第一轮竞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竞赛。当成绩相同时,按照乐曲演奏分值高低排序。

1.伴奏编配与排演

选手抽签决定伴奏曲目(声乐作品),在指定场所独立进行伴奏编配及练习;而后在赛场阐述伴奏编配构思,与歌手合伴奏排练并正式表演。歌手由执委会统一安排。重点考察选手对音乐(声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音乐编创和伴奏能力。

2.伴奏编配答辩

伴奏编排与排演结束后,评委针对选手的现场表演提出1-2个问题,选手随即回答。重点考察选手的音乐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流程如下。

1.参赛选手在第一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并抽取竞赛序号。

2.第一轮竞赛乐曲演奏和听音测试项目开始,工作人员按顺序引导选手进入赛场,每一位选手曲目演奏完毕后,马上开始听音测试。

3.完成第一轮竞赛任务的参赛选手进入休息室休息或进入赛场观摩区观摩。

4.获第二轮竞赛资格的选手,在第二轮竞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竞赛序号和伴奏曲目序号。每位选手在工作人员提示下,依次按抽取的序号兑换编配曲目,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各自琴房准备(时间为1小时),然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回到赛场向评委阐述伴奏编配构思,与歌手合伴奏排练并正式表演,接着进入伴奏编配答辩。

三、竞赛时量

1.乐曲演奏两首共计时间12分钟以内。

2.听音测试时间在5分钟以内。

3.伴奏编配与排演时间1小时以内,与歌手合伴奏排练并正式表演时间12分钟以内。

4.伴奏编配答辩时间3分钟以内。

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乐曲演奏、听音测试、伴奏编配与排演和伴奏编配答辩分值高低排序。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1.乐曲演奏,依据选手的专业素质、技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作品的难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2.听音测试,依据选手回答的准确程度,音乐听辨能力及题目难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听音测试范围:

A、节拍:2 / 4 拍;3 / 4 拍。

B、长度:四小节。

C、调式调性:一个升、降号的自然大调、和声小调、五声调式。

听音竞赛要求

A、每题弹奏三遍,选手在另一台钢琴上模弹。

B、选手模弹必须一遍完成,如果中间出错须直接弹奏下去,不得重复。

3.伴奏编配与排演,依据选手对伴奏作品的理解、分析和伴奏编配质量、伴奏能力和水平、伴奏排练和表演效果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4.伴奏编配答辩,依据选手阐述伴奏编配构思、回答问题和联系实践的准确度与深度,选手的理论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5.评分采用百分制。每项竞赛满分均为100分。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每项竞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比例分配如下:乐曲演奏分值权重为70%,听音测试分值权重为10%,专业拓展能力伴奏编配与排演分值权重为15%,编配答辩分值权重为5%。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6.评委现场独立评分;由计分人员在规定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计算得出选手的平均得分,即为选手的竞赛得分。

(二)评分细则

第一轮:乐曲演奏与听音测试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100分)

演奏技能

(45分)

音准 节奏 10
手指独立性与清晰度 10
各种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10
音色及触键 10
作品的难度 5

(30分)

作品风格的把握 10
作品音乐层次表达的细腻程度 10
作品音乐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 10
舞台

实践

能力

(25分)

音乐的连贯流畅性 10
乐感与作品的完整性 10
肢体表现力与台风 5

(100分)

音乐

听辨

能力

与记忆能力

调式调性的准确程度 10
节拍的准确程度 10
节奏的准确程度(每小节10分) 40
音高的准确程度(每小节10分) 40

第二轮:专业拓展能力(伴奏编配及编配答辩)考察

内容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分值

(100分)

对音乐

(声乐)

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0分)

阐述伴奏编配构思 20
音乐编创

能力

(40分)

织体及伴奏音型的运用 10
和声的编配 10
伴奏编配质量 20
伴奏能力

(40分)

伴奏能力和水平 10
伴奏排练 10
表演效果 20

(100分)

音乐创造

思维

(50分)

回答问题和联系实践的准确度 25
回答问题和联系实践的深度 25
理论素养和

理论知识运用

(50分)

理论素养 30
语言表达能力 20

(三)亮分办法

第一场竞赛的前3位选手及第二场竞赛的前2组选手竞赛完毕以后,评委集中商议后再统一亮分。其余参赛选手竞赛完毕后,评委当场判分并亮分,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并通报前一位选手的成绩。

六、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仪器清单

1.具有反音板、吸音装置的音乐厅1个。

2.配备数字音响系统,无线手持话筒和电容话筒若干;常规舞台灯光系统;钢琴1架。

3.音乐琴房20间。均配备钢琴、谱架等设备,供选手赛前练琴、编配伴奏等赛前准备使用。

七、选手须知

1.听音测试每道题弹奏3遍,选手听完3遍后选手在另一台钢琴上模弹。

2.伴奏编配和练习准备在琴房进行;合伴奏排练和表演在赛场进行;现场歌手1人。

3.伴奏编配与排演、伴奏编配答辩自始至终须独立完成,不得借助任何参考资料。

4.竞赛、练习等所有场地及相关设备器材由赛点统一提供。

5.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竞赛执委会的指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即取消该选手的竞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6.所有竞赛项目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或缺项将扣分。选手竞赛结束,即跟随引导员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滞留。

7.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曲目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8.参赛选手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指挥安排。

9.参赛选手应按竞赛日程安排表中所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学生证(或学籍证明)到达各竞赛项目的指定地点报到、换取参赛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10.参赛选手需提前30分钟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到检录处报到,抽签确定竞赛顺序并在候赛室候场,等待工作人员引导进入赛场,并在指定地点等候竞赛,不得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迟到超过15分钟的选手,视作弃权,不得入场竞赛。

11.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2.对评分、评奖等有异议拟申诉的,统一由参赛队领队在评分、评奖结果公布后2小时内,向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过时或口头申诉不予受理。

八、样题

(一)乐曲样题

乐曲:格林卡《夜莺》

练习曲:肖邦练习曲op10no8

(二)听音样题

(三)伴奏编配与排演样题

上一篇:
下一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