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源泉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源泉》。诗人孟郊的《春晖》是这样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将母缝衣送儿远行,尚未离开,就叮嘱孩儿早早回家的那种殷切期盼,不舍亲子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之所以穿越千年,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写尽了母亲与孩子之间那种血脉相连,血肉相依的生命状态。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通常是伤在儿身,痛在母心。孩子稍有闪失,母亲就可能痛彻心扉。所以,古代孝子,常常是“父母在,不远游”,他们怕自己远行在外,让父母担惊受怕。如需远行,就一定告知父母去哪里,什么时候回。古代孔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要好好爱惜,要毫发无损地保持完整和健康,这是孝道的开始,是起码的孝顺。而人生在世,遵循仁义道德,建功立业而让父母感到荣耀骄傲,则是孝道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是负有责任的。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尊重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好好滋养自己的生命。英国小学生守则,是这样告诫学生的:平安成长比成功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不是吗?不能平安成长,怎会有成功呢?失去了生命,财产还有何意义呢?在场的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唯一,是家庭的希望,你们的健康平安成长维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孩子身上寄托着父母生命的全部意义。(我国现在已有上千万的失独家庭)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它无法复制,也没有机会重来,亲情是生命永恒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看看爷爷奶奶,和亲人聊聊,跟长辈说说,与家人分享快乐,排解忧愁,亲人只有经常在一起才会更亲密、更和谐,长时间不相见不相聚,即使血缘再亲也会产生陌生感。同学们不应该只顾自己年少贪玩,而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有许多遗憾。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明白生命的意义,亲情的重要。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人,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见面问声好,点头微笑的那一瞬间你会感觉到阳光与愉悦。所以同学们,学会生存,健康快乐成长。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长中的挫折是历练我们的磨刀石,我们只有在挫折中成长,成功才能回报亲情,随便放弃生命是弱者的行为,如果连死都不怕,我们还有什么不敢面对的困难和阻挠。所以请同学们切记!
谢谢!
2013年11月4日
Copyright ©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1002828号┋ 湘教QS6-201205-001271
学校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小塘村79号 邮编:412008